第十届田径运动会系列报道之四:
不以成绩论英雄,争当校园“活雷锋”
11月28日,我校第十届田径运动会正如火如荼地举行。一场精彩的盛会,除了活跃在田径运动场内的啦啦队,疾步如飞的运动健儿们,还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不以成绩论英雄,无私奉献,为校运会搭起牢固的基石,他们就是此届运动会的幕后志愿者们。
用声音传递精彩的播音员
“话筒有没有问题?上午播音的同学请马上到位!”校园广播站站长13会计5班黄运梅同学正在忙碌地指挥着, “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校运会的广播工作了,虽然很累,但是值得!”黄运梅笃定地笑着,在这个早晨显得格外灿烂。
(图一)播音员为运动员们加油鼓劲
“下面播放一则温馨提示:现有同学捡到饭卡一张,……”。独特而温和的嗓音传来,原来除了为比赛加油助威,播音员们还承担起失物招领的重担,“大头虾”们可以通过广播把丢失的财物领回家。
用眼睛选阅文采的检稿员
两张课桌,两张座椅,一沓解说稿,就是检稿员的全部“家当”。随着运动比赛项目逐个进行,出现在广播加油站的加油稿件也越来越多。“运动会大家投稿的积极性很高,一个上午下来稿件都已经堆满了整整一箱。其中有很多高质量的优秀稿件,但也有为了加分而滥竽充数的稿件,因此需要仔细筛选。”检稿员告诉记者,为了提高稿子质量,他们练就了火眼金睛,阅稿迅速,轮岗进行。
(图二)检稿员收到的稿件
用笔尖刻记精彩的小记者
“破纪录啦!”男子三级跳远的现场一片沸腾。“卡擦”,有这么一个身影闪过,他就是校园小记者周文应同学,他以光速刻记下这一历史瞬间。他说,他要用相机刻记校运会的所有精彩赛事。像他这样的小记者们还很多,他们每天都要穿梭在赛场上的各个角落,了解实时资讯。
比赛结束时,小记者们还在紧张忙碌着,他们还要对这两天的采访稿进行整理,记录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挥洒的汗水,用笔尖刻画一个完整的校运会。
(图三)小记者正在采访
用行动诠释奉献的志愿者
穿梭在人流中,有几个同学特别显眼,他们提着一只大大的黑色塑料袋。走近一看,原来是社团志愿者在收集同学们遗留在田径运动场上的垃圾,他们不定时地游走在各个角落,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流动的垃圾桶,既方便了师生,也保持了赛场的整洁。
中午的太阳格外的刺疼,环绕400米跑道上,还有身披红绸带的同学坚守岗位,看到他们脸上的汗水也没来得及擦,而是忙着指挥要跨过跑道的同学,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安全,运动员们要开赛了。
(图四)志愿者微笑服务
用秒表测量公正的裁判员
“预备——跑!”随着口令响起,裁判员立刻按下了手中的秒表计时器,眼睛紧紧盯着运动员,直到他跑过终点,再按一下秒表结束,并及时上报时间记录。这便是一次完整的计时。一天下来,裁判员们需要集中精神,面对不同相貌的运动员,记录下不同的时间。稍不留神,便不能公平公正。因而,他们也被称为赛场上最可爱的人。
(图五)裁判员一次次完成计时任务
此外,还有校团总支、礼仪队、宿管会、社联、爱心协会等社团的志愿者们,他们以青春的名义,以切实的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体现了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风貌,展示了技师学院学生的年轻活力,诠释了无私奉献的内涵。他们没有成绩,但他们无疑是最可敬的“活雷锋”。
供稿:办公室 吴冰